流动的时空—新生


人是空间的载体,时间的流动承载着空间

人|空间|时间|流动

承载记忆、新与旧的融合、重塑新生

增加空间生动性、产生厚重的情感和文化属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业态分布需求的迭代、红山路快速路的升级,带动沿路业态变化。UOWAIN由问设计团队在此次酒店项目中运用较大胆的色彩跟艺术装饰品来营造活泼热闹的氛围,让旧建筑获得新生。


该项目物业属于承重墙结构的老建筑。UOWAIN由问设计团队利用现有的开间墙体框架的限制,将酒店功能巧妙布局。中间核心区域为前台接待位置,通过两侧承重墙的两个门洞,与左右沙发休息空间相连接。巧开门洞化解承重墙阻隔的空间关系,既满足动线和空间机能的划分,又营造了层层递进的空间感,使得酒店的空间机能互为独立但又彼此连接。

将酒店入口的雨棚天花延伸至室内,再利用大面积玻璃呈现通透的展示面,在入口做一个艺术展示长廊。


暖米色砖为门厅展示区渲染出时间的记忆,搭配艺术雕塑及金属框的门洞分割和艺术壁灯,将承重墙的局限转化为空间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法焕发强烈的艺术氛围和生动感。时间的记忆在空间中融合、新生。



将船造型的艺术装置引入,映入了时光的记忆,仿佛那波光粼粼的秦淮河上的一叶扁舟,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层层递进,经过艺术长廊进入酒店大堂。动线简洁明快以功能出发,通过点线面的分割、不同材质的糅合搭配。表达了空间的现代感。左右两边被承重墙界定的两组休息区域 ,利用大块面积的色彩填充,使得偏小的空间更富有活力与特色。



接待区的墙壁与柱子,利用黑色的金属线条为空间赋予硬朗的轮廓,搭配艺术吊饰及暖色的灯光,叠加渗入室内的光线,呈现精致的空间。



黑色金属的墙面完美的衬托了前方艺术品的存在,让空间在简洁的基础上增添大气,通过品质感的家具、配饰提升空间艺术氛围。

经由门洞进入右侧休息区域,整面墙的艺术玻璃设计与黑色金属虚实相应。搭配线条框感的灯带点缀。聚焦了门洞背后的色彩空间探索与门洞前方艺术品的视觉点,恰到好处的运用了承重墙的条件搭配线性框感的灯带围塑,强化了门洞,增加对比性与趣味。





商务区及书吧兼具美学与功能,灵活结合承重墙设计通长长桌。天窗巧妙地规避了光照不足的问题,为空间带来三分通透,人们坐于掩映的光线之间,搭配抽象的森林壁纸图案墙面,让心绪瞬间安宁下来。承载一个有视觉焦点,疏密相间、灵活、自由、舒适、有温度的酒店公共空间。



大堂空间左侧的休息区以同样的设计手法表达,只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变化。与对面的休息区域形成对比与呼应。穿过此处的休息区即为电梯厅。此处通过艺术造型的灯饰及大块的彩色立面,来提升空间的活泼与艺术性。



早餐厅区域延伸了大堂空间元素,让灯光与空间进行交错,搭配室内艺术图案马赛克的装饰墙,使得空间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的绿色丛林。卡座区域以高级灰色调,营造出清新淡雅的风格,再加以圆形镜面,使得对面的蓬勃色彩忽隐忽现,提升了空间色彩的变化,形成传统与现代的交互对话,含蓄与跳脱,营造充满张力的视觉美感。




柱子灯光的序列仿佛穿越了时光,通过餐椅的色彩搭配,墙面圆镜的灯光氛围交相辉映,丰富了就餐区的静谧与精致。


效果图高还原度呈现

TECHNICAL DRAWINGS








UOWAIN由问设计团队自始至终带着辩证性思维去观察空间和对象,挖掘时光记忆用创新的语言,通过材质、形状、色彩等细节上的交融,创造出舒适纯粹的空间体验,为城市机能的更新变化带来新的思考,融合新生。


项目名称 | 南京红山路ORANGE HOTEL

项目面积 |  3500㎡

开发业主 |  华住集团

室内设计 |  UOWAIN由问设计

设计团队 |  徐家强  黄培磊  谢莉芊  杨景钧

设计时间 |  2019年1月

完工时间 |  2019年8月

项目摄影 |  张大齐